冬至過後…「三九天」溫通經絡 驅散寒邪
冬至過後…「三九天」溫通經絡 驅散寒邪 【聯合報╱陳彥光/新北市岐伯齋中醫診所主治醫師】 關鍵字:三九天、調理體質、提升免疫力、過敏性疾病 飲食西化及空氣品質惡化,過敏性疾病發生率節節攀升,每年夏天,中醫「三伏天」幾乎成了全民運動。但是,以穴位敷貼調理體質的機會,在冬天也有,稱做「三九天」。 所謂「三九天」,從冬至次日算起,每隔9日一數,第一個9日為一九,第二個9日為二九,第三個9日為三九,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日子;在這個時期選用辛溫走竄、祛痰平喘的藥物,例如白芥子、細辛、乾薑、延胡索等,敷貼於膀胱經及督脈穴位,例如大椎、定喘、肺俞、風門、膏肓等,可溫通經絡,振奮體內陽氣,驅散內伏之寒邪,並預防外寒入侵,減低呼吸道疾病發作。 今年天氣變化快,有時前一天豔陽高照,隔天就寒風細雨,人體免疫系統來不及反應,以至反覆感冒病人大增。 臨床上常見,前一次感冒的還沒好,就又感冒了,使得咳嗽難癒,而過敏性鼻炎及氣喘的病人,在多次感冒的「外寒」引動下,鼻塞、流鼻水、咳嗽、喘鳴的症狀嚴重度及發作次數,也比前幾年更高,這時,除了平時的中藥調理,配合「三九天」,更可溫養肺衛之氣,提升免疫力。 今年的三九貼日期,分別是12月30日、102年的1月8日、1月17日。其實不必拘泥於這三天,從冬至之後1個月內,都是敷貼的好時機,每次間隔7至9天即可。 覺得夏天「三伏天」有效,想在冬天加強效果,可把握「三九天」的治療時機。 要注意的是,敷貼當天有感冒發燒、咽喉發炎、局部皮膚破損、嚴重的心肺功能不足、孕婦及1歲以內嬰兒,不適於接受三九貼療法。敷貼後要注意局部皮膚護理,避免感染,敷貼期間飲食要清淡,不宜吃冰飲、生冷瓜果,否則會減低「三九天」的效用。 細辛、白芥子、延胡索、乾薑是三九貼常用基本藥材。 圖/陳彥光醫師提供非報系 原稿亦可詳見 聯合新聞網 (健康醫藥):冬至過後…「三九天」溫通經絡 驅散寒邪 網址:http://mag.udn.com/mag/life/storypage.jsp?f_MAIN_ID=211&f_SUB_ID=5490&f_ART_ID=431192